2022年,对于神山村来说,还有一件喜事,就是5G基站建到了村里。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导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李书磊主持座谈会,孙春兰和苗华出席。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开展好学雷锋活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引导激励党员、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蔡奇表示,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60年来,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持续深入,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征程上深化拓展学雷锋活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巨大热情,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座谈会由中宣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举办。会上传达了习近平的重要指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那么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呢?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到实践,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独特地开创出来的,所以它既有世界现代化的一般的特点,更具有中国的特色。我们现在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每天各项工作中都会面临各种日新月异的情况,会有很多新的变化在发生。艾四林:回过头来看,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特别是西方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现代化是一个全面性的,不是单一的现代化,单一的现代化必然走向片面的现代化。董煜:如何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重要一点也是跟中国式现代化路径当中最主要的一点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那就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说像总书记在讲话中突出强调,真正能够发挥创新的作用,让创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发挥主导作用,让创新在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中发挥引领作用,让创新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在一起,我们找到中间的结合点,加以重大突破。
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的底气。董煜:特别重要的一点,这次会议突出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强调战略的三个性,比如说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对于新一届领导干部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讲话中,总书记进一步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正确路径。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通过这些工作实际上都是在增强我们工作的创新性,也是在增强我们工作的灵活性,也会有助于我们这些重大战略更好在各个层面落地。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什么叫中心?中心就是我们各项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都要服务这个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的中心议题就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通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各个层面的部署和落实,让大家看到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是有长远目标的,也会让市场主体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有更强的信心。
董煜: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条中国特色、九条本质要求和五条重大原则,实际上它已经构建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理论体系。要敢于创新、敢于作为、勇于担当,在工作中要更多地体现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西方现代化走了将近300年,实际上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而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叫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不可能去复制西方的,比如说那样的资源破坏,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艾四林: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和领导力量。开班式上,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方向。我们现在提倡未来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很重要的一个标识,怎么实现全面性,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思维,一定要用一种系统工程来看待我们这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艾四林: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在哪里,很重要一点体现在五大特色方面,这五大特色是解决世界现代化进程当中特别西方现代化进程当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弊端,如果这些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实际上是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新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上,还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要做到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
王向明:总书记特别强调干部在今天一定要敢于斗争、敢于担当,特别说到对于这样的干部我们要大胆地使用,看准了就要大胆使用,特别是青年干部,当然也要求青年干部要经风雨见世面,要在斗争中,要在复杂的局面当中去经受锤炼。讲话中,总书记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出殷切的期望。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这在当前具有非常突出重要的意义,开局之年,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新局面,这是今年广大干部要去思考的问题。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论是戊戌维新也好,太平天国也好,辛亥革命也好,都没有真正地让中国走上现代化。
伟大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前进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王向明:在过去上百年的历程当中,我们的现代化之路走得非常曲折。
在这堂面向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开局之年第一课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多人口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不易。
这堂开局之年第一课为何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呢?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王向明:党的二十大非常明确提出来,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中心任务,中心这个关键词非常值得我们去把握。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呢?讲话中,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非常重要的是抓住关键少数,关键少数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实际上就是在全党去形成合力,通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而推进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的工作要求。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这五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艾四林: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在哪里,很重要一点体现在五大特色方面,这五大特色是解决世界现代化进程当中特别西方现代化进程当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弊端,如果这些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实际上是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新的方向。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到实践,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独特地开创出来的,所以它既有世界现代化的一般的特点,更具有中国的特色。
要敢于创新、敢于作为、勇于担当,在工作中要更多地体现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什么叫中心?中心就是我们各项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都要服务这个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的中心议题就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